9月13日凌晨,蘋果發(fā)布新品iPhoneX,新功能“FaceID”尤為引人矚目。不僅如此,多所高校在今年9月入學季嘗試了“刷臉”注冊;肯德基有部分餐廳上線了“刷臉”支付;“京東之家”有部分門店實現(xiàn)了“人即錢包”;甚至有公廁用上了人臉識別廁紙機,靠臉取紙巾;更別說銀行的“刷臉”轉(zhuǎn)賬了。
說道人臉識別,目前來說傳的最火爆的應該就是iPhoneX取消指紋識別功能而改為人臉識別了。當然這項技術其實在很多電視劇中就有看到,就必然之前小編看的美劇《疑犯追蹤》,類似的電視劇中展現(xiàn)人臉識別的場景還是很多的。
人臉識別用于iPhoneX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或?qū)㈤_啟數(shù)十億的市場!前幾日,一段關于“中國天網(wǎng)”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在視頻中,“天網(wǎng)”系統(tǒng)不僅能識別行人臉部特征,還可以連接數(shù)據(jù)庫,按照識別特征進行匹配查找。可以想象的到,未來人臉識別技術會更加的完善,也會用到更多場景之中。
正如“杭州·云棲大會”上,人臉識別技術的表現(xiàn)也是相當?shù)牟┭矍?。?jù)了解,該技術不僅被用于大會的后臺管理,在大會期間,中郵速遞易更是展示了刷臉取件這一黑科技,成功博得全場觀眾眼球。
從公布的相關視頻中可以看到,用戶在接到取件通知后,便可前往自提柜進行刷臉取件。對準攝像頭,快遞柜就能通過紅外攝像頭進行圖像采集,采集靠近紅外和可見光兩種圖像,分析人臉皮膚紋理和微表情的方式進行人臉識別。若是匹配成功,則開啟箱門,用戶就能取到包裹。
相比以往快遞小哥叫你取件,可能還得在一堆包裹里邊翻找半天的場景,是不是感覺這種刷臉取件快捷了許多呢?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據(jù)了解,整個刷臉取件過程響應程度已達毫秒級,并搭載了金融級別防風險模塊,有效過濾照片、視頻、軟件合成、面具等影響人臉識別的因素,從而有效防止他人通過翻拍照片、打印照片等方式盜取用戶快遞??梢哉f,通過刷臉取件不僅提高了取件效率,更是極大地降低了郵件的丟失率。
人臉識別的廣泛應用
事實上,人臉識別的部分技術在國內(nèi)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投入了使用,比如之前小編文中提到了肯德基刷臉吃飯、龍門石窟刷臉逛景區(qū)、武漢高鐵刷臉進站以及北京航空刷臉登機等等。
據(jù)小編了解,目前在深圳、濟南、???、上海等城市的交通路口也出現(xiàn)了一種黑科技: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對闖紅燈的行人抓拍,并在路口大屏幕上曝光,闖紅燈的行人一抬頭就會看到自己被曝光的闖紅燈照片。
人臉識別市場前景及挑戰(zhàn)
相關分析報告顯示,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從2009年的3.90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26.5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1.5%,實現(xiàn)了飛速發(fā)展。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將達75.95億美元。
如此迅猛的增長態(tài)勢,可謂前景一片良好。不過發(fā)展至今,人臉識別技術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采集條件與采集對象兩方面,比如,采集環(huán)境的光照條件可能影響采集效果。人臉比對時,假如剃了胡子、換了發(fā)型、帶了眼鏡、變了表情都有可能引起比對失敗。而且對于雙胞胎來說,由于相似特征太多,人臉識別是否能完成準確的辨別也是一個疑問。
另外,若是處于非配合情況下的人臉圖像采集,被監(jiān)控對象可能會戴著眼鏡、帽子等飾物,使得被采集的人臉圖像有可能不完整,從而影響了后面的特征提取與識別,甚至會導致人臉檢測算法的失效。
同時,隨著年齡的變化,面部外觀也會變化,特別是對于青少年,這種變化更加明顯。因此年齡變化對人臉識別算法的影響也必須得到解決。
但是從發(fā)展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科研單位已開始對人臉識別技術進行更深入地研究。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也將使得人臉識別進一步完善。未來物聯(lián)網(wǎng)時代,人臉識別也有望成為有效身份識別,商業(yè)前景非常廣闊。
人臉識別技術
一直以來,國內(nèi)外對于人臉識別的研究都非常的活躍。美國、日本、德國等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和部分發(fā)展中國家都有相關科研單位對此進行研究。小編在這里整理收集了國內(nèi)外幾家比較知名的人臉識別公司,以供各位參考:
國外公司:德國CognitecSystem、西班牙HertaSecurity、日本NEC、美國的Identix、Bioscrypt、Google以及Facebook。以上幾家里面,德國的Cognitec主要從事政府項目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西班牙Herta是一家學術氛圍很濃厚的公司,而NEC公司主要做機器人視覺識別系統(tǒng)。美國IdenTIx公司則是多模認證(指紋、虹膜)為主體業(yè)務,而Bioscrypt公司早期起于指紋識別考勤,后來轉(zhuǎn)戰(zhàn)人臉識別領域,在市場上占據(jù)了不小份額。
這五家公司都屬于比較早期的老牌強者,而Google和Facebook進入人臉識別領域的時間并不算長,但因其本身的雄厚技術實力以及海量數(shù)據(jù)支持,占據(jù)國外主流人臉識別公司的地位也是合情合理。
國內(nèi)公司:商湯科技、科大訊飛、曠視科技、云從科技。其中商湯科技可以說是現(xiàn)在國內(nèi)人臉識別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yè),曾在一次公開評測中超過了Facebook和Google;科大訊飛最早是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在2014年聯(lián)合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團隊,共同推出世界領先的人臉識別技術,識別率高達99%;曠視科技目前為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提供面部掃描系統(tǒng),在金融、安防、零售領域分別開始了商業(yè)化探索并成功發(fā)育出Face++Financial等多款垂直人臉驗證解決方案產(chǎn)品;云從科技,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從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孵化的專注于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業(yè)。
雖然說,到目前位置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還是處于一個剛起步的階段,甚至很多人都抱有懷疑,如此快速、大量地記錄、存儲和分析人臉圖像的能力是否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威脅到人類自身。但是科技總是在進步的!我們在十多年前應該沒想過目前指紋識別、物聯(lián)網(wǎng)的大量運用,當然我們也想象不到未來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甚至是腦聯(lián)網(wǎng)技術等有多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