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支付寶、微信錢包為代表的
移動支付,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便捷是移動支付能夠借由互聯(lián)網(wǎng)浪潮迅速擴張的王牌,而安全性與可靠性則是決定移動支付平臺能走多遠的重中之重。眼下,移動支付走過了
二維碼,走過了指紋識別,來到
人臉識別領域,更多的機遇與問題也日益凸顯。
1
“蜻蜓”VS“青蛙”
作為移動支付領域的兩大巨頭,支付寶與微信紛紛在人臉識別上下了不少本錢。
2018年12月,支付寶率先推出線下
刷臉支付產(chǎn)品“蜻蜓”,而三個月之后,微信緊隨其步,推出了刷臉支付設備“青蛙”。這還沒完,一代產(chǎn)品問世不久,兩家又先后推出了更新版的“蜻蜓Plus”和“青蛙Pro”。
然而產(chǎn)品的快速迭代更新只是第一步,補貼大戰(zhàn)和線下鋪設才是主要戰(zhàn)場。有店主透露,商家和支付企業(yè)不僅是合作關系,當商家推薦、鼓勵用戶刷臉支付到一定數(shù)量之后,還能獲得額外的補貼。同時,普通用戶使用刷臉支付也能夠獲得一定的折扣或是紅包。在高額補貼下,眾多一二三線城市的大型商超、地鐵站自動販賣機、連鎖便利店甚至是街邊小店的收銀臺,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刷臉支付的設備。
今年4月,支付寶方面曾表示未來3年將投入30億補貼刷臉支付。到了9月初,支付寶又將計劃改為“補貼無上限”。在“燒錢”方面,微信自然也是不甘示弱。有消息稱微信方面的補貼金額總計約在100億元規(guī)模上下,此前微信方面也宣布在2020年3月31日之前,針對刷臉支付設備“青蛙”將提供每臺最高1540元的高額補貼。
巨頭們如此大手筆的開拓人臉支付,并非只是炫技而已。根據(jù)艾媒咨詢的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數(shù)年來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的規(guī)模一直保持著較高增幅: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guī)模達到277.4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136.7%;移動支付用戶已達6.59億人,較2017年增長17.2%。
國內的第三方信用支付市場仍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移動支付方式從POS機、掃碼,到免密,指紋識別,隨著技術的革新在不斷升級。而如今5G、AI等新技術的不斷深入與應用,勢必會將人臉識別的支付場景劃入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中。根據(jù)前瞻產(chǎn)業(yè)研究院報告顯示,預計未來5年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將保持年均25%的增速,2022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約67億元。
此外,央行發(fā)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fā)展規(guī)劃(2019-2021年)》中也提到“探索人臉識別線下支付安全應用,由持牌金融機構構建以人臉特征為路由標識的轉接清算模式?!笨梢姡四樧R別是未來幾年金融科技的重點,這也意味著刷臉支付將會成為首要實現(xiàn)場景。
2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為迅速搶占新領域給予補貼,已經(jīng)不是什么罕見的商業(yè)推廣方式了。此前的“千團大戰(zhàn)”、“單車大戰(zhàn)”等盛況,很多人還歷歷在目。先不說結果如何,至少是轟轟烈烈,有人受益有人愁。但支付寶和微信的刷臉支付已推廣一年之久,錢也花了不少,卻不曾經(jīng)常聽人提及和使用。
據(jù)悉,一套刷臉支付設備的零售價在2000元左右。以微信為例,對每臺機器的補貼已經(jīng)高達1540元。即商戶購買一臺1999元的“青蛙”,開機后立刻返500元,剩下的1040元補貼每消費一筆大余2元的消費,就返0.5元(同一人同一天多次只計一次),每月300元封頂,3個月左右即可返完。此外,支付寶的費率結算價約0.2,也就是說用戶消費10000元的話,支付寶拿20元。
因此,刷臉支付落地時基本都是以補貼返還的形式鋪設,真正的盈利靠的是流水分潤,而這主要取決于接入的流水規(guī)模。細水長流的收益模式?jīng)Q定了刷臉支付是場持久戰(zhàn),更何況讓商戶花錢夠買設備并接受費率,并不是件簡單的事。
回想當年掃碼支付的補貼推廣,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如今同樣的打法放在刷臉支付上,卻收效甚微。說到底,天下武功,并非唯快不破。在生活便捷之外,人們還有一根時刻繃緊的底線叫“信息安全”,有些事還需要慢慢來。
目前刷臉支付使用頻次低下,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還未形成,另一方面則是商戶對刷臉設備的升級成本與流水費率存在擔憂,消費者對刷臉支付的安全性也很難給予信任。
此前有新聞報道,曾有消費者通過3D打印復刻自己的臉,成功通過刷臉支付設備進行付款。而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是否會涉及個人信息的泄露與濫用,也是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在二維碼盛行時,央行曾對掃碼支付作出額度限制。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曾指出:“在線下,刷臉支付技術已較為成熟,具備試點應用的基本條件。但在線上,人臉識別支付仍存在諸多風險,暫不具備應用條件,若要應用推廣須采用可信執(zhí)行環(huán)境(TEE)、安全單元(SE)等技術加強風險防控?!笨梢?,技術不夠成熟,未來政策不明,也是橫亙在刷臉支付發(fā)展路上的兩座大山。
但好在,阿里、騰訊等巨頭也注意到了依靠“補貼”無法給予人們更多的“安全感”。
據(jù)悉,“微信青蛙Pro”配備3D結構光攝像頭,能夠檢測和識別臉部的深度信息,并搭載專用掃碼器,即插即用,商戶無需改造現(xiàn)有系統(tǒng),即可獲得“智能收銀”能力。而支付寶的“蜻蜓”2代則結合阿里云端人臉識別和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人臉識別率為99.99%,即便是雙胞胎也能精準識別出來。此外,支付寶的人臉識別還專門配備了“變臉、變妝”識別,并且在刷臉支付時,商家無法獲取用戶的照片信息,保證了個人隱私的安全。
3
需求為引,技術為輪
無論眼下人臉識別發(fā)展到了哪一步,都無法否認這項技術會在未來極大地改善我們的生活。
從消費市場層面來看,刷臉支付既能極大地節(jié)省消費者的時間成本,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商戶的人力成本,提高收銀效率。此外,刷臉支付較之掃碼支付更易于讓B端鏈接C端,簡化“支付到注冊到會員再到數(shù)字化”這一路徑。今年8月,微信“青蛙Pro”全面開放接入微信卡包、小程序,實現(xiàn)刷臉即會員,極大地增強了門店的會員拉新和運營能力。而支付寶推出了“輕會員”模式,面向商家數(shù)字化經(jīng)營需求進行創(chuàng)新,讓消費者先享受會員服務再付款??梢姡苿又Ц妒蔷€下數(shù)字經(jīng)濟的重要入口,以支付為起點的全域、全鏈路數(shù)字化經(jīng)營是必然趨勢。
而從社會勢態(tài)來看,伴隨著老齡化與少子化問題的加深,越來越多智能化的設備將進入我們的生活。無論是5G、AI,還是智慧城市建設,政策總是在大方向上鼓勵和助推新興技術的發(fā)展,這也使得人臉識別雖具爭議,但始終在不斷前進,刷臉支付領域依舊是大有可為。
只是在政策與信息安全技術與體系搭建還未成熟,尚未獲取民眾信任之時,再多的補貼和推廣都難讓其做到快速鋪面。與其在產(chǎn)品的便捷性、實用性以及補貼上費力,不如以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性和安全服務為核心推廣點,讓民眾對新技術有正面認知,例如pos機和移動支付在剛進入市場時,也是經(jīng)歷了漫長的支付觀念轉換期。
刷臉支付雖好,但時機未到,從更好的時機切入,市場推廣才能事半功倍。而從掃碼普及的發(fā)展時間來看,刷臉支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